
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的緣起要從華盛頓公約講起,華盛頓公約(Washington Accord,簡稱WA)是由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紐西蘭等國家於1989年簽署,公約主要的精神是讓各國會員國在『實質相當』(substantially equivalent)的前提下,互相承認各自的認證標準與程序。通過認證的大學院系畢業生,即被認可其完成的工程專業所需之基礎教育,且為會員國(signatory)間所承認。公約國經由互相承認所授予的工程學位與課程,不僅達到國際化的目標,亦藉由工程教育認證的執行,提昇會員國家工程教育的品質,因應工程科技的快速發展。目前華盛頓公約(WA)會員國有美、英、加、愛爾蘭、紐、澳、香港、南非、南韓、新加坡、中華民國等十二國,德國、印度、俄羅斯、馬來西亞為準會員國,我國於民國96年6月成為WA正式會員國。亞太經合會(APEC)與WA已完成工程師資格相互承認;WA與歐盟(EU)協商相互承認認證資格,可見工程科技教育認證國際化已成為全球趨勢。目前由國內中華工程教育學會負責推動工程與科技教育認證之工作。
IEET推動的教育認證是一項非政府、同儕間的審查機制(Peer-review),主旨為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 (Outcomes-based),確保系所的教育品質,亦即其培育學生的成果。系所自願參與此一週期性的審查工作,佐證其持續滿足IEET認證規範要求。IEET認證的訴求並非比較、排名,而是確認系所能夠持續達成其自訂的教育目標及其畢業生具備專業所需的核心能力。進一步而言,IEET認證鼓勵以系所為本位,透過認證機制維繫教育品質並追求持續改善。IEET認證係針對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大學校院、科技大學以及技術學院,授予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之學程(degree- granting program)進行認證。IEET自2004年來,負責推動國內的工程教育(EAC)、資訊教育(CAC)、技術教育(TAC)及建築教育(AAC)認證。IEET認證係六年為一週期,審查性質又分「週期性審查」與「期中審查」二種。「週期性審查」為六年一度的整體檢視,而「期中審查」係依認證結果,於同一週期內對受認證學程執行後續重點檢視。
2008年及2014、2015年本系通過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教育認證,確保並維持本系之教學品質。此顯示本系之教學具有特定核心能力,能持續改進、產學互動良好暨具有國際接軌之能力。IEET 教育認證以「系所」為本位,「學生成果」為導向,透過認證委員的專業判斷,評估受認證系所是否提供教師及學生一個專業成長的環境,畢業生是否具備執行專業工作的基本核心能力,進而瞭解該系所是否達成自設之教育目標,最重要的是檢視其持續改善機制及執行成效。本系通過認證,就是展現我們對學生、家長、社會所擔負的責任與認真,並邁向教學卓越。
【日四技班、通過2014年(102學年度)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EAC)第二週期認證】
【碩士班及進四技班、通過2015年(103學年度)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EAC)第一週期認證】
相關連結
關於「中華工程教育學會」
本系工程認證使用表單:
學生相關
問卷-系友問卷調查表【碩士班】
問卷-系友問卷調查表【四技】
課程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