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沿革
本校創立於民國47年,是全國最早的婦嬰助產職業學校,以「人的健康」為核心宗旨,秉持「專業、關懷、宏觀、氣質」的教育理念,以培育優質全方位的健康科技人才為目標。民國47年,創辦人暨董事長張鵬圖醫師投入所有行醫積蓄,於屏東縣東港鎮設立輔英科技大學前身「婦嬰高級助產職業學校」,為當時全國第一所私立護理職業學校,並於民國86年03月獲准改制技術學院。民國91年改制科技大學。
民國83年依社會需求設立「環境工程衛生科」,自成立以來,在研究與教學上深獲肯定。民國91年本系設立研究所,招生碩士班學生,以培育高階之環境專業人員,提供精緻優質的學習環境。辦學績效優越於民國94年及民國99年分別獲得教育部科大評鑑一等佳績。民國96年通過中華工程教育學會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國際華盛頓協定(Washington Accord) 所有會員國皆承認本系畢業生學歷及教學品質。民國101年經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認證通過設置「環境教育機構」,協助政府推廣環境教育人員訓練、環境講習工作及協助本系學生在畢業前均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認證資格,職涯發展更多元。民國102年經勞動部認證通過設置「下水道設施操作維護-水質檢驗乙級技術士術科檢定考場」;民國104年設立全台唯一環工機電整合實習工廠,提供機械、電機與資訊群學生,學習與就業無縫接軌,成為培育全國水資源再生廠長的搖籃,該實習工廠於民國105年經勞動部認證通過設置「下水道設施操作維護-機電設備乙級技術士術科檢定考場」,輔導本系學生可就地考取證照,提升就業競爭力。本系五專「環境工程與科學科」於民國113年獲教育部核准成立,114年8月1日正式成立並招收第一屆50名新生。

學系運作
本系目前招生學制為日間部碩士班、日間部四技班、日間部四技國際專班、進修部四技班與進修部四技產攜專班,在校學生共計約279人(日間部碩士班約21人、日間部四技約187人、進修部四技約71人)。
為使本系各項事務能順利推動,設置各任務工作小組(工作小組含組長與數名組員),包括學生事務小組、學生課外活動小組、實習輔導與產學合作小組、證照輔導小組、課程規劃小組及教學品質小組。此外亦設置各類委員會如教師評審委員會、專業課程委員會、實習委員會、精密儀器管理委員會、教學品質保證委員會及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習或研究委員會等,協助系主任執行相關系務工作。
教育目標/基本能力
環工系教育目標之制定流程,係考量時代潮流、社會需求、教師專長、生源特質、學校願景、學院目標、系顧問委員意見及畢業生/系友/家長/雇主問卷調查與畢業生流向後,經由相關專業委員會通過後訂(修)定。
一、教育目標
【碩士班】
本系碩士班培育具備專業、領導、多元、美感特質之進階環境實務專業人才。以永續環境為核心,培育學生成為:
- 具備專業倫理與職能實務之專業人才
- 具備獨立思考與規劃管理之領導人才
- 具備自我學習與跨域整合之多元人才
- 具有環境永續與環境賞析之美感公民
【四技】
本系大學部培育具備專業、務實、跨域、美感特質之環境實務專業人才。以永續環境為核心,培育學生成為:
- 具備專業倫理與專業知識之專業人才
- 具備獨立思考與實務操作之務實人才
- 具備自我學習與溝通合作、多元視野之跨域人才
- 具有環境永續與環境賞析之美感公民
【五專】
本系五專培育具備專業、務實、跨域、美感特質之環境實務專業人才。以永續環境為核心,培育學生成為:
- 具產業污染防制設施操作能力之人才
- 具環境品質及環境污染採樣檢測分析能力之人才
- 具淨零排放與循環經濟知識與執行能力之人才
二、基本能力
【碩士班】
- 基本素養
- 倫理思判(認知專業倫理與責任的重要性)
- 環境關懷(認知環境與人類生存發展的關連性)
- 多元視野(具備環境多元化發展的宏觀視野)
- 美感涵養(具備欣賞自然環境美之認知)
- 核心能力
- 專業知能(環境工程與科學領域之專業知識)
- 推理思考(創新思考及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
- 策劃執行(策劃及執行專案之能力)
- 溝通合作(具備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 自信領導(領導、規劃及管理之能力)
- 多元學習(終身自我學習成長之能力)
- 跨域整合(跨領域人員協調整合之能力)
- 環境賞析(具備判別環境品質良窳之能力)
- 職涯禮儀(具備職場基本禮儀知能)
【四技】
- 基本素養
- 倫理素養(認知專業倫理的重要性)
- 環境關懷(認知環境與人類生存發展的關連性)
- 多元視野(具備多元化發展的宏觀視野)
- 美感涵養(具備欣賞自然環境美之認知)
- 核心能力
- 專業知能(具備環境實務之專業知識)
- 實務操作(具備環境實務操作之技能)
- 溝通表達(具備有效溝通的能力)
- 團隊合作(具備團隊合作的能力)
- 多元學習(終身自我學習成長之能力)
- 跨域整合(跨領域人員協調整合之能力)
- 環境賞析(具備判別環境品質良窳之能力)
- 職涯禮儀(具備職場基本禮儀知能)
【五專】
- 基本素養
- 倫理思辨(認知專業倫理的重要性)
- 環境關懷(認知環境與人類生存發展的關連性)
- 多元視野(具備多元化發展的宏觀視野)
- 美感涵養(具備欣賞自然環境美之認知)
- 核心能力
- 環工設施操作(具備環境工程設施之知識與操作技能)
- 環品檢測分析(具備環境品質檢測之知識與分析技能)
- 淨零資源管理(具備淨零與資源管理之知識與技術)
- 團隊溝通合作(具備團隊溝通協調與分工合作之能力)
- 專業倫理認知(認知專業倫理的能力)
- 判斷解決問題(具備判斷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空間規劃
本系空間規劃重點如下:
- 設立全台唯一環工機電整合實習工廠,培育高職機械、電機與資訊群學生,學習與就業無縫接軌,成為全國水資源再生廠的人才搖籃。實習工廠經勞動部認證通過設置「下水道設施操作維護-機電設備乙級術科考場(C515)」,輔導學生就地考照,提升就業競爭力。
- 勞動部認證通過設置「下水道設施操作維護-水質檢驗乙級術科考場(C206)」提升就業競爭力。
- 通過環境部認證設置「環境教育機構(C512)」,協助政府推廣環境教育人員訓練、環境講習工作及協助本系學生在畢業前均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認證資格,職涯發展更多元。
